2024欧洲杯开户网址-2024欧洲杯买球app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致敬老师:感恩一路有您-2024欧洲杯开户网址

2018-09-10 08:57:00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马晓芬

  在第34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回眸婺城教育在教育均衡上所走的路,展望未来,继续踏歌前行。从构建教育共同体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名校扩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到改造薄弱学校促进协调发展、发展职业教育、鼓励民办教育的多样举措,婺城区正有效地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师恩难忘,永记于心。在此,让我们向所有老师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浙江在线-婺城新闻网记者马晓芬

  一、见证婺城教育金名片的“光辉岁月”

  (一)、城乡教育均衡的见证者

  婺城区积极引导成立教育共同体,一个城市学校带动一到三个农村薄弱学校,孕育了婺城教育的无限活力。

  金华市第五中学:

  教师节将近,金华市第五中学的师生们以形式多样的活动庆祝着这个属于老师的节日。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初一新生寄明信片感恩小学老师、退休职工联谊会以及各个班级各自开展的教师节主题班会,校园里充满了节日温馨感人的气息……

  谈及这所百年名校,金华五中副校长叶香美对教育事业的热忱着实令人动容。记者了解到,学校在办好本校教育的同时,不忘带动农村学校,共同打造婺城教育共同体。“这几年来,学校都会派骨干教师到金华十中进行支教,通过优秀老师实地为薄弱学校学生们上课的方式,切实推动城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叶香美说,学校经常组织教研活动,主动邀请仙源湖实验学校、金华十中等农村学校的相关老师共同参与。此外,学校还定期进行名师送示范课,各校领导面对面探讨教育发展愿景,同步共享考试试卷、复习资料等活动,以此助推婺城城乡教育均衡。(记者胡艳)

  婺城区虹路小学:

  校门口电动车零乱,不让家长送孩子进校园却听到家长的骂声,很多孩子早饭经常在路边摊解决,家长对学校教育不带期望、选择虹小实属无奈之举……去年初,刚筹办虹路小学时的种种问题,曾让新校长施彦文感到肩上“压力山大”。

  然而,去年6月20日,一个简单而隆重的揭牌仪式,彻底开启了虹路小学新的篇章。当天,婺城区虹路小学有了新的身份,成为了金华市环城小学虹路校区。如今,结成教育共同体已经一年有余,虹路小学是否发生了变化?

  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来到了位于婺城新区西溪街的虹路小学。校门口秩序井然,沿线百米范围内竟无一辆电动车,也没有任何流动摊点的踪迹。步入崭新的校园,孩子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学楼里书声琅琅,假山水池点缀着绿树茵茵,很难让人联想到筹办初的情景。翻看虹小一年走过的路程,由名师指导的精品课堂、与环小“温暖教育”相得益彰的彩虹教育、借鉴好爸爸研究中心模式的家校合作……名校的基因已经融入这所新生学校的血液。

  原来,自那次揭牌始,通过名校带动薄弱学校,办出高水平、上档次的学校,已然成为虹小的发展方向。“双方通过结成教育共同体,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教师培训、德育活动方方面面开展对接,并按照50%规定动作 50%自选动作,实现无缝对接。”施彦文介绍。

  也就是,只要是环城小学的教学计划,虹路小学就要踏实执行50%;另外50%,按照虹路小学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虹小的计划并执行。大手笔的对接还不止这些!“一年来,学校成立了‘彩虹青年班’,把教师梯队培养放首位,在培养过程中与环城小学名师团队紧密渗透,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了桥梁,为师资综合提升打下基础。接下来,将有语数英重点学科教师脱产去环小学习,时间持续一个学期。也将派送虹小的学生家长去环小取经,与名校家长互动吸收家教经验。”施彦文表示,他坚信依托教育共同体,学校将拥有更美好的未来。(记者马晓芬)

  (二)、新校区诞生的见证者

  婺城区加大力度对各级各类学校硬件方面的差异进行“补短改薄”,建新校、强老校,实现教育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婺城小学白沙溪校区:

  “这个孩子活泼好动,喜欢算术,不爱写字,对笔画多的字缺乏耐心,因此自己的名字还不会写”“家长让孩子待在店里,在一方狭小的柜台中,孩子也能认真学习,真的是很棒了!”……中肯的分析、真挚的话语,来自于婺城小学白沙溪校区陈艳玲老师的家访日记。

  家访日记中,她还写道:我们没办法选取家长,但是我们能选取不一样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性格迥异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这正是一位年轻的班主任,从事教育工作的真心写照。

  事实上,像陈艳玲这样走心的家访活动仅是该学校开展家校合作的一个缩影。今年8月31日,婺城小学白沙溪校区正式揭牌启用,开学前夕,学校老师走进一年级新生的家中开展家访。经过系列家访,老师们达成这样的共识:家访让老师走进孩子的家里,更走进了孩子的心里。

  走进施工现场,为“母校”建设者送上清凉的问候,感恩之心常伴;在丰富多彩的“小豆包认家门”游园活动中,感受诗意校园带来的温暖;在老师们精心布置的课堂上,徜徉知识的海洋;曲径通幽中探访白沙园,观碧水、喷泉,赏翠竹、盆栽,看小鱼儿恣意快活……婺城小学白沙溪校区,就这样悄悄住进了180位一年级小朋友的心中。

  “承婺小十年之风华,造白沙溪校区新品质”,这份庄严的承诺,已然融入婺城小学白沙溪校区发展的血脉中,并一步步照进现实。

  (记者马晓芬)

  金师附小凤山校区:

  万众瞩目的金师附小凤山校区于今年的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这里设施一流,功能齐全,是孩子们成长的新乐园。

  走进崭新的校园,记者看到除了操场、室内体育馆等常规的活动场所外,学校还设有3米宽的走廊和7米宽的连廊,学校充分利用这些连通设施拓宽了孩子们的活动空间,以此弥补金师附小以往在硬件上的不足。高大的教学楼、整齐的课桌椅、过道里芬芳的鲜花、墙角俏皮的绿植……新校区所有的一切,无不透露了建设者和教师们的良苦用心。此外,为了让新校区的师生学得好,吃得好,学校早早地将餐桌餐盘购买到位,食谱与中山校区一致,统一配送单位,统一管理人员,将孩子们在学校“吃”这一件“大事”上,做到让每一位家长放心。

  记者还了解到,凤山校区规划班级数为48个,配备有完善的专业教室,今年先期投入使用5个教室和科学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机器人创客教室。针对家长对于新建学校安全问题的担忧,凤山校区所有教学设施均已进行环保处理,教室安装了新风系统,确保空气质量安全,因此凤山校区还成为了市区学校中首个使用新风系统教室的学校。

  “凤山校区自开学以来,受到了各级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十会》课程的引领下,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新校区上课的孩子们都很开心,家长们也都很满意。我们一定会给凤山装上附小的芯片,给凤山植入附小的基因,让金师附小凤山校区与中山校区一齐誉满八婺、齐头并进。”新校区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道。

  (记者胡艳)

  (三)、薄弱学校蝶变的见证者

  近年来,婺城下大力气改造薄弱学校,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都享有优质教育的机会,共改造薄弱学校32所,实现教育协调发展。

  金华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

  伴随着清脆悦耳的午休铃声响起,座落于城北综合园区的金华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简称环城二小)渐渐苏醒了,在简欧风格的校园里,有的孩子在宽敞的教室认真上课,有的孩子在整洁的操场欢乐玩耍……优美的育人环境、一流的设施设备、向上的师资队伍、闪耀的特色教育构成了如今的环城二小,师生们在这里播种智慧,展露锋芒,快乐生活。

  谁曾想,前身是新狮小学的薄弱学校,经过六年的探索,已经逐步形成了“文化立校”的特色办学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提升了学校品位。“尖峰小卫士”主题体验式德育是学校的教学品牌,“智慧教育”是环城二小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探索,与此同时,艺术教育更是环城二小的另一大亮点。

  此外,学校还拥有一支团结向上的年轻教师团队,其中包括了中学高级教师7人,小学高级教师41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教改之星2人,市教改之星4人;省教坛新秀1人,市县区级教坛新秀16人……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成功,学校还在一直前行,先进的管理理念,鲜明的学校特色,必将使环城二小成为婺城教育一颗璀璨的明珠。

  (记者胡艳)

  琅琊镇初级中学: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农村孩子跟随父母进城读书,农村学校如何从中突围?琅琊初中用“蹲”字诀为农村学校发展给出了答案。

  “蹲下身子,像母鸡孵小鸡般,细心呵护。”校长张利东说,自2011年入校始,他就与全体教师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只要用心浇灌每一颗种子,它们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

  于是,学校班子带头扎根在教学一线,承担主要学科的教学任务;班主任扎根“蹲”在学生中;老师扎根在日常的备课、上课、辅导……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喧哗做作,安静中彰显力量,宁静中得以致远。

  不但如此,2013年,在其他农村学校对课改还畏首畏尾之际,张利东带领全体教师投入了课堂教学改革,他提出“全员下水、破釜沉舟、立体推进”的12字口号,使学校发展进入快车道。学校因此获得了“金华市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婺城区教育教学质量优胜单位”、“婺城区中小学非智力因素教育联盟学校”等称号。

然而根深才能叶茂,德育就是教育的“根”。学校一直坚持“德育为先”的办学特色,“琅琊榜”三大榜单之一的厚德榜,以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全体学生,已然成为学生心中的灯塔。(记者马晓芬)
p>

  (四)、职业教育发展的见证者

  近年来,婺城区立足职业教育发展大背景,倡导专业建设与教学水平兼容并重,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实现“一体双翼”,逐步完善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稳步驱动婺城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金华实验中学:

  2016年问道清华园,2017年求学华家池,2018年取经岳麓山脚……每年暑假,金华实验中学的教师们便会开启“游学模式”。而双休等短假期,他们又会分成若干小组,考察省内中职名校,拜访技术专家,走进国内名企,对接高职院校……多种“走出去”方式激励了老师专业技能提升。

  除了“走出去”,金华实验中学还积极提倡“请进来”。该校于去年1月成立“教师发展学校”,下设“游学计划”与“白沙讲坛”,让每位教师拥有更具针对性也更常态化的学习机会。截至目前,“白沙讲坛”开讲24期,邀请校外专家、名师17人次。

  当然,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直接带动了学生的成长。学校顺利搭建“良工360”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框架及技能节等平台,帮助学生在多元化尝试中发展多面手技能。在“双创”背景下,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工作室——翼创空间。学生创业计划书“玩美——八婺印象工作室”及小发明“急救精灵”、“五水共治之河道小精灵”、“超级生命守护包”等在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中频频斩获大奖。(记者马晓芬)

  (五)、民办教育的见证者

  婺城区高度重视民办教育,相继出台多个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落实在编教师支教并给予资金补助,积极拓展民办学校办学空间,全力激活民办教育的“一池春水”。截至目前,全区有民办学校6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初中1所,小学2所,在校生4000余人。

  金华市中圣学校:

  金华市中圣学校是一所以“扎根在国学、成就在国际”为办学目标的全日制学历教育学校。记者了解到,中圣学校隶属于浙师大附小教育集团,浙师大附属小学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国学特色闻名遐迩。而中圣学校从中积极汲取办学经验,将国学经典融合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的教育中。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学校重视学习过程的实践与体验,开展游学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与此同时,学校宣扬“人做好,好做人,做好人”的思想,以德为先,注重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将洒扫应对、待人接物、孝亲尊师等融入生活教育。学校秉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将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作为己任,进一步做强国学的国际化,健步走向世界。

  学校相关负责人对于教育事业的独特见解令人称赞,他告诉记者:“民办学校有两个关键词,那就是变化与发展。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我们不能满足于用过去的知识去教面向未来的孩子,因此发展、变化才是永恒的主题词。因而,教师需要将自己放在学习区,永远处于学习的状态,这才是最好的教育。”(记者胡艳)

  二、母校,我想告诉你

  方金炉:永生铭记我的先生们

  方金炉是金华五中1959届校友,原就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委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现中央军委战略支援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从事宇宙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研制和试验。

  他曾参与了神舟1号-5号宇宙飞船的相关研制试验任务,为飞船飞行试验的成功做出了贡献,荣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研究论文9篇。与此同时,他还是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回忆起当年上学的场景,方金炉说,如今依旧历历在目。时间追溯到1957年下半年,金三初并入金一初(金华五中前身),方金炉随之转到位于天长巷的金一初校园就读,分到戊班。

  “我的班主任是一位年轻女教师,名叫谢麟,北方人,教我们文学。”方金炉回忆道,谢先生有一口相当标准的普通话,口齿清楚,有条有理,讲起课来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教我图画和音乐的施绍春先生。”也就是初二年级以后他的班主任。毕业前夕,施先生曾担心方金炉家庭困难而失学,亲自跑到他的家中,动员其父母让他继续读高中。正因为施先生的苦口婆心,方金炉的父母才同意他继续升高中读下去,也才有了之后他的所有成就。

  “良师出高徒,有好的老师,就能教出好的学生!我现在十分怀念我的‘先生们’,真想再亲口对他们说一句教师节快乐!”说到这里,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眼里闪烁起了泪光。(记者胡艳)

  吕成浩:小学时光是记忆中最美的时光

  “今年是白龙桥实验小学二十周年,我祝母校越办越好,祝老师们身体健康!有了好身体,才能教出更多好学生!”这是该校首届学生之一吕成浩对母校的祝福。“小学时光是他记忆中最美的一段时光。”校长倪莉芳说,据老教师回忆,小时候吕成浩父亲做生意忙,吕成浩就特别珍惜老师与同学的陪伴。时至今日,已是巨龙置业总经理的吕成浩每每聊起那段时光,都有无限感慨。

  风雨兼程二十载,该校走出了著名词曲音乐家陈越,中国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教授滕皋军等杰出校友,为母校发展增添光彩。如今,该校在积极探索“龙文化”,点亮“龙课程”拓展性活动中,让每一个孩子从容自信如花绽放,做最好的自己。“这其中少不了校友的支持。”倪莉芳介绍,“今年初,陈越也通过电话给母校送上了祝福。他说,母校也是他心头一抹厚重的乡愁。”

  (记者马晓芬)

  郭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你用‘老黄牛精神’,成就了一段园丁岁月。默默耕耘,无怨无悔!”婺城小学副校长、白沙溪校区负责人郭骥回忆道,“在白龙桥实验小学上学时,我不明白熊连生老师为什么总是那么忙;直到有一天,当我回到母校,站上三尺讲台,我终于懂了。”那是缘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这份情感甚至可以穿越疼痛,使平凡人成为铁人。“去年,熊老师摔断七根胁骨外加手腕骨折,但是他只在电话里向校长倪莉芳轻描淡写地汇报了下,自己都没当回事!之后,三个月的卧床期变成了三周,他又回到学校。“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你那一言一行,给我树立了榜样。”郭骥说。(记者马晓芬)

  三、家校合作,共促成长

  家校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通过家校合作,可以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赢,为学生建筑一个美好的未来。近年来,婺城区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家校合作方式,实现了家校互补双赢。

  众所周知,在金华有一所以“温暖教育”为特色的学校,它就是环城小学。

  2015年,环城小学率先成立金华市首家“好爸爸研究中心”,并先后通过建立暖爸俱乐部、暖爸论坛、暖爸进课堂等形式,开展温暖教育,指导家庭教育。

  今年5月5日,读懂孩子、助力孩子快乐成长——“家庭教育中国行”之婺州家庭教育大讲坛在中国婺剧院举行。环城小学一至五年级部分家长、城区12所小学家长代表等共1100多名家长参与了活动。

  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特聘咨询师陈默带来《读懂孩子,助力孩子快乐成长》儿童教育专题讲座,围绕“怎样让孩子愿意学习”的话题提供了一份“经验贴”。讲座精彩纷呈,引起台下家长一片共鸣。家长张莫愆在爸爸手记中写道:“第一次这么多年来内心关于教育少有的触动;第一次让我再次笃定家庭教育的价值。”

  新学期,环小将“说暖话”作为温暖教育的重心,并组织了“暖爸暖妈工作坊”,为的也是通过提高亲子沟通技能,来共同建设家校温暖学习共同体。8月26日,环小举办了第一期暖爸暖妈工作坊,邀请北京著名教授陈虹给家长上了一堂名为《积极语言做好亲子沟通》的课,课程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当日网络视频直播观看人数达八万多。据了解,暖爸暖妈工作坊将举行七期,每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主题,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家长、孩子学会说暖话。

  事实上,环城小学通过“温暖教育”载体指导家庭教育仅仅是婺城区家校合作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8月19日,婺城区举行“讲文明树家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讲进家庭首场报告会。“老师心中的好家长、基于知心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abc……”活动现场,金师附小教育集团总校长俞正强携陈丽艳、潘晶和厉菁菁3名优秀教师,浙师大附小教育集团总校长倪军健、金华四中教育集团总校长童桂恒、金华五中校长张震雷,从不同角度向1600余名家长分享了家庭教育方面的经验和心得,拉开了婺城区“三年百场”名师报告会的序幕,为“家校合作”的土壤提供了最有营养的肥料。

探索家校合作新方式、搭建家校沟通桥梁、传播先进家庭教育理念……婺城区正努力推进家校合作工作,凝聚起推动教育滚滚向前的磅礡力量,绘出一幅家校合作携手育人的美好画卷!(记者马晓芬)

  四、山区教育的守望者

  近年来,婺城区努力改善山区学校软硬件设施,致力于让山区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然而城镇化的大趋势中,越来越多农村孩子进城读书,全区山区学校目前只剩下沙畈乡中心小学一所。“只要山区孩子有教育需求,我们就要保障他们就近上学的权利。”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坚守大山深处数十载,他们见证煤油灯下走出的山区教育

  一路绿荫向南,婺城区沙畈乡周村就坐落在离金华城区40公里的重重山峦间。村入口拐角处,沙畈乡中心小学静静地躺在青山绿水中。在这里,有一群坚守大山深处数十载的教师,他们见证着煤油灯下走出的山区教育,如何从村校走向完小、从完小走向中心校,又如何从曾经的800多人到现在的73人。

  吴寿洪,从1977年恢复高考的当年走上三尺讲台后,整整41年扎根大山深处;李雪薇,1982年从事山区教育坚守36年,包卸妹、许民云、蔡志风分别为35年、34年、32年。他们把青春芳华留给了大山,把满腔热情留给了山区孩子。

  “复式教学”“包班制”“煤油灯下备课””“印制油墨试卷”“自己砍柴做饭”……早期的山区教学充满着清苦。1977年,正值20岁的吴寿洪,来到溪口乡小洋坑村小学,负责三个年级的包班教学。一次,连降暴雨导致山洪暴发,与学校隔河居住的学生无法回家,吴寿洪二话不说背着学生就走。迎着湍急的河水,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挪动,百米远的距离任是走了半小时。“山区教师既是山里孩子的老师,又是山里孩子的父母。”吴寿洪渐渐悟出一位山区教师的职责所在。

  十年间,从小洋坑辗转至田铺、芝肚坑,吴寿洪从“复式教学”中摸索出了“动静搭配”的技巧,也下定了把根扎于山区的决心。1987年,吴寿洪来到小源口村小学,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所教的班级多次取得全乡第一的好成绩,经过考核,他正式从代课老师转正。

  “1995年,沙畈水库开始蓄水,一场涉及到多个行政村的搬迁行动开始。”吴寿洪已经从小源口村小来到溪口乡校,担任会计与总务工作。他回忆,虽然为分流出去的孩子找到新学校并不容易,但他们还是执着地奔走。吴寿洪坚信冷眼与漠视是暂时的,这种对山区教育的执念也一直伴随着他成为溪口乡校负责人,随后走进沙畈乡中心小学从事总务工作。

  教学楼维修、改造生态厕所、建设休闲长廊、设置阅读角、为绿植添置栅栏、为寝室装饰窗帘……14年的总务工作中,沙畈小学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吴寿洪的身影。

  随着时代的变迁,低出生率、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山区子女进城镇读书,让沙畈乡中心小学的学生数每年递减。而以吴寿洪为代表的这批老教师,也许会成为这所婺城区目前唯一的山区学校最后的见证者,但是他们为山区教育所付出的心血,已然融入学校发展的轨迹,他们身上闪耀的坚守精神,已成为山区教育精神的一部分。

  “只要有一个孩子需要,教育局就会支持学校办下去。”三进山区工作的学校校长徐奖金如是说。眼下,从教好每一个孩子,到帮到每一个家庭,沙畈乡中心小学努力用改变向山区人民交出答卷。“上半年的家校互动活动,让孩子们与父母在其乐融融的范围里感受亲情,一些父母甚至当着孩子面流下激动的眼泪。”那一刻,幸福洋溢在每个孩子脸上。徐奖金介绍,学校已经按照二十四节气和传统节日设置了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要把快乐延续到学校生活的每一天。

责任编辑:方柯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网站地图